【青春足迹】李嘉祥:持之以恒 方得始终
发布时间 :2019-11-15  阅读次数 :7519

人物白描:李嘉祥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2017级生物工程专业 硕士研究生

 

李嘉祥,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2017级硕士生。师从赵心清教授,主要从事丝状真菌代谢工程改造及生物质资源转化方向的工业微生物应用基础研究。读研期间在Advances in Bioenergy,Front. Bioeng. Biotech.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多篇,其中一项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一区权威期刊Bioresour. Technol.(IF: 6.669)上。2019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凡心所向 素履以往

 

实验室里,他专心致志,为解决难题而开心;课题组中,他勤学善思,从良师益友身上汲取科研的养分;学生工作上,他挥洒汗水,让兴趣爱好为生活增添色彩。李嘉祥有着对科研和生活的强烈好奇心,他喜欢在不断探索和挑战中,增加对自己的了解,也发现世界的更多维度。了解越多,热爱越多。李嘉祥的研究方向是根据自己兴趣选择的,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在过去三年对科研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自主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李嘉祥认为对科研的兴趣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热爱所以从事,另一类是从事所以热爱,他属于后者。而他本身好奇心很强,喜欢不断学习新知识、接触新事物,因此在这个领域研究得越深,越为其魅力着迷。

 

李嘉祥本科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专业是生物科学,本科毕设课题让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纤维素酶生物催化领域并对此产生兴趣,毕设导师告诉他,白凤武老师是国内生物能源的引领者,是国内生物化工的先驱前辈,上海交大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推荐他前往交大继续读研深造。李嘉祥对交大满怀憧憬,更希望在这个领域有深入的学习。因此,当他获得保研资格后,毅然选择推免直研上海交大,加入白凤武老师课题组,开启了生物质资源转化的研究。和很多同学一样,李嘉祥确定研究方向的时候并不轻松,一开始找课题方向特别难,他把关注点放在最新的研究成果上,从领域内最新发表的文献中提取感兴趣的方向。最初他选定的方向是低劣生物质转化利用的人工锌指突变体多细胞体系构建,但是这并不能一锤定音,还需要在不断摸索中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并且具备一定可行性研究方向。李嘉祥在实验中不断修改自己的目标,将研究方向与实验室的已有实验条件匹配,寻找平衡点,最终确定了现在的研究方向。一些实验结果的光点和希望让他在随后的硕士阶段孜孜以求,朝夕不倦。

 

上下求索 持之以恒

 

生物科研是深奥的和不可掌控的,科研之路常常并非一帆风顺。他在实验工作初期遇到了很多未曾预料的麻烦与困扰,走了大量的弯路。由于进入课题组时在丝状真菌研究方向上只有他一个研究生在做,很多实验过程操作的细节,方法体系平台的建立在研究初期并不是很成熟,不易直接跟组内的师兄师姐进行请教沟通。一边熟悉掌握实验操作技能,一边不断的通过阅读文献来加深对里氏木霉纤维素酶转录调控机制相关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了解。他对自己的实验可行性方案的确立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测试摸索,过程很艰难,实验没有出现预期的结果,没有阳性的结果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这也是最考验他的一段时间。但是他依然选择坚持下去,积极主动查阅文献,请教国内同领域专家,多方寻求解决棘手问题的方案。

 

导师赵心清教授的悉心指导和肯定让他充分相信该工作的价值,在张飞师兄全心全意的无私帮助和鼓励下,工作一点点推动了下去,沉淀积累了二年后工作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这段经历丰富了他应对问题的经验。他总结道,如果是非关键性问题,应该多设计几个Plan B,这条路不通的话走其他路,而对于必须解决的问题,就要迎难而上,做科研要有工匠心,持之以恒,不能太急于求成,要沉得住气,经得起挫折。李嘉祥认为自己的成长也离不开课题组的老师和师兄师姐,对他而言,这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他前进的力量。

 

追求卓越 臻于至善

 

李嘉祥在研究生期间多次参加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积极学习交流开拓视野,曾担任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etabolic Sciences国际会议志愿者,在2019年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论坛以及上海市“生物工程新机遇新挑战”研究生学术论坛上展示学术研究成果,获得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报告奖。他的研究成果曾以第一作者发表在SCI一区期刊Bioresour. Technol.(IF: 6.669)上,并申请中国发明专利一项,以候选人中排名第一的身份荣获2019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此外,李嘉祥在刚进入研一便加入了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会文艺部,负责校级迎新品牌活动宣传策划工作,并作为文艺部宣传工作组负责人协助筹备和承办上海交通大学第三届研究生毕业晚会。校级组织学生工作的平台让他结识了很多来自各个学院不同背景的优秀的小伙伴,也让自己的兴趣特长得以发挥,收获经验和成长。

 

如何平衡好科研与个人生活和兴趣呢?李嘉祥的秘诀是提高效率,因为实验中有许多等待时间,他有时会同时开展几个实验,而且做实验的时候很少玩手机,比如两天内可以慢节奏做完的事情,他会压缩在一天之内,虽然这样会比较累,但想到剩下时间可以做点别的事,就会更有动力。另外,他觉得做科研也应该劳逸结合,如果犯错的话,可能一个星期的实验都白做了,精力无法集中的时候不妨去运动或休息一下,第二天再开始。

 

他认为成为“专才”或“通才”都是个人选择,有人喜欢多元化的事物,有人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两种选择都挺好的。上海交通大学是一个学术自由、思想自由的地方,拥有非常好的平台和资源。把目光放长远,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勿忘初心,砥砺前行,能保持对工作、对生活的热爱,发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