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足迹】戚馨月:处变不惊 百折不挠
发布时间 :2019-11-15  阅读次数 :9489

人物白描:戚馨月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2017级生物学专业博士生

 

她于2015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致力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哪怕在科研的路上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难,在高手如林、藏龙卧虎的交大校园里,普通本科院校毕业,蹩脚的英语,时时刻刻感受到自己跟别人的差距。她虽然自卑但是没有放弃,勇于克服困难。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荣获2019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这是对她刻苦付出最大的肯定。

 

提前规划 确定目标

 

进入大学伊始,戚馨月就树立了攻读博士学位的信念,这源于她对生物学专业的浓厚兴趣,以及父母的鼓励支持。本科学习阶段,她打下了坚实的生物学基础。由于对专业课的喜爱和自己的努力,她的成绩名列前茅,获得过国家奖学金,每年获得一等奖学金。本科以理论学习为主,考察方式也是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的排列组合,有的同学会觉得生命科学是一个纯背诵的学科,让人枯燥、厌烦。但她觉得,生命科学并不靠单纯的死记硬背,它有独特的逻辑关系在里面,正是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逻辑关系,构成万类霜天竞自由了世界。她喜欢理解生命活动的过程,喜欢自己整理代谢途径,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整理的笔记,为自己量身定做,方便自己学习。

 

要想读博,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从大三开始她就主动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训练。每天下了课,她就不由自主的想去实验室看看细胞生长情况,看看还有没有可以做的实验,就像是有了精神寄托,做实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她在大三下学期就基本完成了毕业设计实验部分,为日后考研争取了时间。

 

追求梦想的过程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以统一考试的方式录取的名额有限,初试压力很大。那个时候,同学们各奔前程,有的同学转行财务金融等热门行业;有的同学已经找好工作,可以享受轻松时光;有的考研同学打起来退堂鼓,随着考试的邻近去图书馆的人数也在减少,有时她也会羡慕那些不用起早贪黑的同学。她担心初试不利,每分每秒都在焦虑中度过。好在一起考研的小伙伴相互鼓励,还有家人师长的支持,她调整心态,积极备考。聚沙成塔,积水成渊,平时的积累,最后的坚持,让她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获得初试第五名的成绩。

 

坚定信念 提升能力

 

带着激动的心情,她如愿以偿地进入上海交通大学读研究生。双一流大学的学术气氛浓厚,同学们你追我赶、通宵达旦,她很庆幸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人才济济的环境中,她曾经很自卑很焦虑,多门全英文的课程,让她一天天上课时都一无所获。课题不顺利的时候,一度让她怀疑人生,怀疑自己的选择,也会出现逃避迷茫无助乃至悔恨交加。探索未知的道路本来就是荆棘遍布、沟壑纵横的,经历失败的阵痛是追求目标的必经之路。在课题进展不顺时,她的导师会对遇到的问题给予精准的指导,让她能够调整心态,继续前行。

 

通过开始的焦虑期,她慢慢领悟到,兴趣是暂时的,只有经历磨难,依然不改初心,坚持对生命科学奥秘的持续探索,才算是真正热爱生物专业。经历了一些课题的失败后,她学会调整心态,课题顺利时就抓紧验证关键的实验结果,判断课题延伸方向;课题不顺时,就是最需要读文献的时候,及时弥补自己知识体系的漏洞。慢慢的,她练成了不怕失败的性格,对于课题的不顺已经可以处之泰然了。研二下半学期,她很幸运的和李范林同学一起进行4-1BB抗体的抗肿瘤和肝毒性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她们先做好实验规划,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利用实验材料,做一项实验要挖掘出更多的数据。前期合理的计划是开展研究的关键,她们有条不紊的完成了抗体生产,小鼠培养,肿瘤实验等。她很享受这样忙碌充实的状态,为了早日完成课题,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将近一年多的时间,她们完成了实验部分,整理成学术论文,准备投稿。在投稿时,也经历过拒稿,经历过补实验的过程。在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她们完成了论文的发表,品尝到付出总有回报的滋味。

 

现在获得的成绩都已经是过去,努力提升自己是一生的修行,取得阶段性的收获更应该发现自己的不足,继续完善自己。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想要全面发展,还需要多学习其他交叉学科的内容,她要求自己主动找着去学习。遇到问题她会找自己的原因,先自己思考,再跟老师讨论。

 

慎独修身 示范引领

 

进入杨选明老师课题组,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杨老师学风严谨、以身作则,实验室环境宽松,杨老师从来不制定硬性时间规定,但是实验室的成员都是自觉把实验做好,早来晚走,周末也不懈怠,鲜有浪费时间、虚度光阴、浮于表面的现象。杨老师以自己的榜样作用带领实验室的成员在科研道路上矢志不渝、砥砺前行。对于其他实验室的同学遇到困难,杨老师也会热情的帮助。

 

杨老师不仅在科研上能给学生很好的助力,平时生活中也是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的典范。他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学生,努力营造和谐的科研氛围,与学生关系融洽。言传身教,和学生们在一起做实验工作,共同把实验做好。

 

对于学生的发展,杨老师一直都是鼎力支持的,每一个培养考核节点,杨老师都会悉心指导,让学生受益匪浅。如开题答辩时,每位同学的PPT都是杨老师一页页提出修改意见的,而且要找时间预讲一遍,肯定优点,也会指出不足。对于学生的评奖评优,杨老师在鼓励的同时又给学生指导意见。见微知著,每位学生都会学到许多东西。

 

拓展实践 全面发展

 

选择了交大,就选择了责任,只是埋头科研,那样对自己的锻炼肯定是不全面的。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她担任了学生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刚担任支书时,她很快掌握了党员发展过程,党员发展过程和实验过程有相似的地方,都是有逻辑顺序的,感觉世间的事情都蕴含遵循一些同样的原理,党支部的工作也是科研生活的补充。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党支书既是教育者,又是实干者,既是协调者,又是监督者。由于本支部涉及的党员大多数科研压力大,根据实践情况,她会选择更加轻松化的组织方法,如利用自媒体,学习强国APP,网络小视频等等。她会组织实践活动,让大家在缓解科研压力之余开阔眼界。她会在新年来临之际,给各位党员准备贺卡,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大家感受支部的温暖。

 

担任支部书记,虽然会投入时间精力,但是她结识了很多更加优秀的小伙伴,看到了学校、学院为提高学生工作者素质搭建的高水平平台,如学院组织新闻稿写作与PPT优化等培训,这些知识会成为提升自己的基石。学院也会组织实践活动,行万里路,知中国情,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回顾过去,有悲伤,也有辉煌,因为有了过去,她才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扬长补短,努力奋进,为争做更好的自己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