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年风雨兼程,五四精神始终如星火不灭,照亮一代代青年前行的道路。它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当下的号角,呼唤着新时代青年以热血与智慧肩负使命、开拓未来。为纪念五四运动爆发106周年,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特别开展了五四青年节专题系列活动,号召青年学子们以五四精神为帆,以奋斗为桨,在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奋勇传承百年五四精神的青年之光。
强国有我,舰证初心
为弘扬五四精神、激扬青年勇气,4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联合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团工委,组织青年学生代表赴某海军基地开展“青春向党,强国有我”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实地感悟新时代强军成就,引导生科学子将学科抱负融入海洋强国战略,以青春智慧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提供沉浸式体验海军舰艇文化,深度感知国防科技,重温了人民海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奋斗史诗。从初创时期的艰苦卓绝到新时代的深蓝逐梦,工作人员们以鲜活故事讲述一代代海军将士忠诚信仰、勇闯深海的壮丽篇章,让青年深刻领悟“向海图强”的精神内核。
学生代表-李伟:当巨型战舰的轮廓刺破海平线时,视觉与心灵的双重冲击扑面而来。登临甲板,带着咸味的海风与灼热阳光交织,高耸的舰岛如同定海神针矗立眼前。抚过尚有余温的防护装甲,仿佛触摸到战士们烈日操演时留下的温度。我向远方的海平面望去,深色波浪中仿佛可以看见无数深蓝卫士的身影——在现代化军舰的每一个铆钉内,都凝结着守护万里海疆的赤子之心。此刻,舰艉猎猎作响的八一军旗,正为这个古老民族的海洋复兴梦,写下最铿锵的注脚。
学生代表-金似海:什么是真正的强大?就像蛋白质折叠必须突破能量壁垒才能形成功能结构,一个民族的崛起必然历经千锤百炼。当我们赞叹新型装备的科技之美时,更应铭记:真正的强大,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坚克挑战深海的决心,是万千科研工作者‘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孤勇,是中国民族奋发图强永不退缩的毅力。这种精神基因,才是中国号巨轮驶向深蓝的永恒引擎。
知史明智,翰墨新章
以学明志,用智慧致敬先辈。2025年4月30日下午13点,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举办了党史、团史、青年运动史知识竞答和书法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
竞答活动既包含对历史细节的考察,也不乏对宏观往事的探索,题目范围全面涵盖五四运动至今的重要历史节点。书法活动以笔墨传情,同学们挥毫泼墨,用"青春心向党""强国有我"等作品书写青春风华,这种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交融,吸引了众多同学踊跃参与,现场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热情高涨。从党的百年辉煌征程中一个个关键抉择,到共青团的青春奋斗足迹里一幕幕感人场景;从青年运动的热血澎湃故事中闪耀的理想光芒,到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精神展现的使命担当,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钥匙,深深激发了同学们的思考与讨论。在激烈的竞答过程中,同学们展现了扎实的知识储备,他们收获了宝贵的党史知识,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底蕴以及新时代青年肩负的神圣使命与责任,这样的活动让教科书上的历史变得生动可感,使他们对"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旗帜领航,铸炼青春
为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激励青年学子从先辈精神中汲取前进动力,2025年4月30日下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举行了“青年使命,五四担当”迎五四专题报告会。学院原党总支书记、关工委会副主任罗九甫、党委副书记张燕红、学思政教师、辅导员代表、青年学生代表等参加活动。活动由学生办公室主任宣璇主持。
罗九甫老师受邀作《弘扬五四精神,担当时代使命》专题讲座报告。报告立足生命科学学科特色,从"国家-当代青年承载之大任"、"学校-交大人的科学精神"、"学院-交大生命学科的诞生和崛起"、"个人-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四个层面展开系统论述,通过详细讲述青年使命传承、交大人杰的精神力量和我院学科发展历史,深刻阐释了五四精神与生科学子们的家国情怀的内在关联。
罗九甫首先指出,当代青年肩负着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个人理想应与社会责任相统一。他通过钱学森、黄旭华等交大杰出校友和时代楷模的成长经历,指出了交大先辈们的科学家精神与五四精神一脉相承,并号召生科学子将这种精神融入思想与行动。之后,他回顾交大生命学科的崛起历程,提到学院发展离不开学校支持和老一辈学者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总结概括了交大生命学科从诞生到壮大的历程,并在之后将学院和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以勉励同学们攻坚克难自强不息。最后,他强调自我塑造是青年成长的关键,鼓励交大学子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展视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时代浪潮中实现人生价值。报告结束后,在场同学们与罗九甫老师就青年的时代使命以及生科人的成长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
张燕红对本次五四专题报告会进行总结讲话。她向罗九甫等老一辈生科人表示由衷感谢,并指出生科人同时承担着时代重任与交大人的使命,倡导新生科人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实干本领,勇担使命,以前辈为楷模、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唯如此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达到理想的彼岸。
百余年前,青年以呐喊唤醒沉睡的国土;百余年后,我们以行动续写青春的史诗。愿每一位青年都能以“青春之我”定义“青春之中国”,在奋斗中释放激情,在奉献中实现价值——因为你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我奋斗的模样,就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