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铸就精神底色,艺术点亮青春担当。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与第106个五四青年节交汇之际,为弘扬“劳动最光荣”的奉献精神,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党建研究会联合刘海粟美术馆,以志愿服务架起艺术与公众的桥梁。生科志愿者们用热情传递温暖,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刘海粟美术馆成立于1995年,是我国首座个人名字命名的省市级国有美术馆,秉承中国新美术运动拓荒者、现代美术教育奠基人刘海粟先生一生追求真善美的艺术精神,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挖掘和传播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满足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历经三十载风雨兼程,刘海粟美术馆已成长为一座汇聚艺术珍品、传承文化精神、推动艺术创新的殿堂。
清晨,志愿者们准时到达位于延安西路的刘海粟美术馆。他们快速分配好工作,有序开展各项准备工作。
上午,美术馆正式开馆,志愿者们迅速以饱满的状态投入了工作。引导组的同学耐心为游客指路,负责手工坊的同学热情指导参观者完成版画和印章体验。身着蓝白色外套的志愿者们如同浪花拍岸般活跃在展馆各处,又似晴日云朵温柔驻守每个角落。
午后达到了人流高峰,志愿者们始终保持着最饱满的状态。他们时刻关注馆内人流变化,灵活调整志愿内容,并及时进行工作轮岗。各项志愿服务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傍晚时分,当最后一批游客离开美术馆,志愿者们的工作却没有结束。他们帮助手工坊的老师整理收纳拓印工具、归位教学道具,为一整天的展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无论是为观众提供现场体验活动,还是展览的引导和秩序的维护,亦或是闭馆后的收尾,志愿者们始终积极配合美术馆工作人员,认真高效地开展工作,他们用真诚的服务诠释出“艺术为人人”的真谛。
在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里,生科志愿者们穿梭于艺术的长廊,用热忱与专注编织温暖的记忆。他们不是展墙上的画作,却让艺术因服务而更加鲜活;他们不是聚光灯下的主角,却用行动诠释了劳动最美的模样。
当青年之手触摸世纪匠心的温度,这便是劳动节最深刻的注脚。感谢每一位志愿者的付出,你们让五一既有艺术的芬芳,也有人情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