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张明杰做客第54期求真讲坛
发布时间 :2024-12-31  阅读次数 :295

12月31日上午,中科院院士张明杰应邀做客第54期求真讲坛,做题为《生命体系中的相变与相分离》的主题报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生命学科相关院系的教师、博士后、研究生80余人参会。讲坛由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张雁主持。

生物大分子的相变或相分离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新兴的前沿方向。在细胞中,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形成类似于"液滴"的凝聚体或无膜细胞器,高效发挥生物学功能。神经元中重要蛋白质机器通过动态相分离或相变组装形成亚细胞区室,如神经突触前扣结和突触后致密区(postsynapse density, PSD),维系了神经元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

主题报告环节,张明杰院士介绍了实验室近年来在神经突触蛋白复合物通过液-液相分离调控突触结构和神经信号转导过程的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突触蛋白相分离如何调节PSD形成、突触可塑性及突触囊泡释放的分子机制,并进一步介绍了兴奋性突触后致密区ePSD和抑制性突触后致密区iPSD如何同时存在于一个微米级别尺寸的突触后膜区域却不互融的分子机理,最后分享了相分离功能失调在自闭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发生机制方面的最新探索,为与会师生带来了一场颇具启发性的精彩报告。

在提问环节,与会者就渗流分子网络的形成介导ePSD/iPSD在同一个突触后膜区域不互融的机制、代谢分子调控蛋白相分离、靶向相分离的新型小分子药物研发等问题与张明杰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本期嘉宾介绍

张明杰,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座教授、院长。在2020年全职加入南方科技大学之前,张明杰为香港科技大学嘉里理学教授,高等研究院资深学人,生命科学部讲座教授。张明杰教授一直致力于神经突触的功能与可塑性研究,其研究拓展了对神经发育及信号传导等基础生物学问题的理解,为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其实验室近年来在神经系统中相分离和相变的开拓性的研究对神经生物学及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明杰教授在权威期刊发表过约250篇高质量论文,其中包括多篇《Cell》、《Science》、《Nature》等顶级杂志上发表,其研究在分子神经科学领域备受瞩目。多次接受表彰(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1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20年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等),获聘中科院海外评审专家,担任多个国际刊物和学术组织的编辑、编委或理事,在2011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明杰教授非常注重培养年轻一代科学家的成长,他培育二十多名学生已在世界各地拥有独立的科研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