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周年院庆-校友采访录】饮水思源,不忘初心
发布时间 :2019-01-04  阅读次数 :4966

饮水思源,不忘初心

1994 级本科生仇子龙

 

编者按:仇子龙,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1994 级本科生,现任中国科学院神 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对于在交大就读本科的四年时光,学长至今仍记忆如新。 毕业近 20 年,仇学长一直密切关注学院的发展。他回学院给学生做过讲座, 上过课,还认识了金卫林、李卫东等老师。对于学院,学长有很深的感情。

 

仇子龙学长很早就对生物科学与技术领域有所了解,并且产生了浓厚的 兴趣。学长来自安徽省,高中时选择的是理科,当时生物是高考中理科的必 修科目之一,学着学着就觉得生物是一门十分有趣的科目。

学长于 1994 年参加高考,当时,生物属于刚刚开始起步的新兴专业,并 没有那么热门。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父母希望他选择当时最火爆的计算 机专业。但是他的兴趣是在生物方面,坚持想要填报相关的专业。最终,他 说服了父母,填报了“同样属于高科技”的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并且进入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就读。他说,当时班级里有很多同学进这个 专业的时候都有一些迷茫,因为是一个新兴专业,未来的发展情况还不是很 明确。但实际就读之后觉得不错,便坚持在本专业继续学习下去,完成了学业。

对于在交大就读本科的四年时光,学长至今仍记忆如新。他回忆起当时 学校和学院的情况,以及许多趣事,如数家珍。当时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还 只是一个很小的系,其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同学老师之间都很熟悉。由于规模 不大,老师和学生都不是很多,互相之间都认识,客观上也为组织活动提供 了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当时系里组织了很多专业性的活动,比如请了陈章良 教授来做讲座,向学生们介绍科研的基本情况和具体工作。这引起了许多学 生的兴趣,其中也包括仇学长。通过这次讲座,他对科研产生了初步的兴趣, 觉得搞科研并不是想象中那么严肃刻板,而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不仅 是这次讲座,其他类似的活动也都十分有意义,对他本科阶段的生涯发展规 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学长告诉我们,虽然当时系里课程设置比较少,老师也不多,博导也只有几位,但老师们课都上得特别好,生动有趣,给他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他还记得 生物化学基础课老师是从美国学成归来的,而印象最深刻的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遗传学的三位老师。尽管当时系的规模很小,但是基础课水平很高,基础打得非常扎实。 所以本科毕业后有一半的同学选择继续深造。因为当时出国还比较困难,所以大多数同 学都在国内考研究生,有去北大、清华、中科院的,现在发展得也都不错。这都说明当 时的专业课非常好,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长回忆起自己的班级,表示当时班风很好,很多同学准备考研,所以学习非常刻苦。 虽然当时大三专业课并不多,但是同学们都对自己要求非常高,一刻也不肯放松。最后 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后工作也都不错。现在同学也还经常聚会,谈起 当年的往事,大家都记忆犹新。

出于对生命科学领域的热情和对祖国故乡的热爱,在完成博士后工作后,学长毫不 犹豫地选择了回国继续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现在,学长在中科院经常能遇到许多来自 母校的实习生,他非常赞同学校给本科生提供实习机会。他告诉我们,交大的同学在这 里实习,反应普遍都不错。不仅因为他们做事认真踏实,更是出于交大工科的传统背景, 学生在交大待了四年之后整个功底都很扎实。

学长一直密切关注学院的发展。这几年,他回学院给学生做过讲座,上过课,还认 识了金卫林、李卫东等老师。对于学院,学长有很深的感情。他很高兴看到学校、学院 发展的这么快这么好,为学生提供了既健康又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成长平台。他欣慰地表示, 希望今后能够一直参与学校和学院的各项活动,能够回学校讲课,能够对学生的发展有 所贡献,希望自己一直是学校和学院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