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周年院庆-校友采访录】多彩青春,兴趣使然
发布时间 :2019-01-04  阅读次数 :4705

多彩青春,兴趣使然

1987 级本科生寿建勇

 

      编者按:寿建勇,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1987 级本科生,现任礼来中国研发中 心高级总监和生物主管。大学校园的时光如果要打上一个标签的话,我想应该 是青春。当我们一遍遍回味青春的点点滴滴时,总会品尝到其中的酸甜苦辣。 在满足自身快乐的同时塑造自我,锻炼自己的能力,成为一个自我认可与社会 认可的人才。

 

      作为第一届在闵行新校区学习生活的学生及交大的第一届生物系本科生, 除了一份开拓者的荣耀和责任,寿建勇学长也不禁感叹当时的一些不便。谈到 当年的学习生活,学长表示自己选了很多偏向纯粹生物的课程,比如生物化学、 微生物遗传等等。那时信息很闭塞,学长通常会找报纸、杂志看看跟生物相关 的信息,然后根据自己对以后生物的发展的思考,决定选什么课程。学长对生 物的兴趣更加侧重上游的部分,而学校的设置更加侧重下游,对学长个人影响 最大的课都是请中科院生化所的老师来上的,比如核酸、蛋白等等。后来,学长去中科院读研究生才知道,当时的教材都是紧跟生物发展前沿的,所以学长 也非常感恩当时学校提供的机会。此外,当时有一门文献检阅课,很有意思。在查文献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开阔眼界,也是尝试把自己从一个学生转变成一个 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研究者的开始。

      学长爱好广泛,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他热爱运动,担任生物系足球队的队 长,虽然输多赢少,但踢球总是很开心,毕业之后他也经常回校踢球。他负责 过学生部工作,组织过很多活动,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一个是在体育馆办舞会, 另一个是争取书店的承办权,虽然惜败,但争取的过程有点像辩论赛,充分展 示了生物系学子的风采。他上过素描课、音乐课,还选修了黑管,在课外活动 拿了一个文艺奖学金,还骑车两个半小时从闵行到同济去见女友。在那样一个物质生活贫乏的年代,一切的不便捷却又仿佛是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

      学长当时的课程除了高数、线代、概统、大物、有机等等之外,还有更高的化学要求, 需要学习计算化学和化工原理之类的课程,很多课程是需要选课的。在选课的标准方面, 学长给出了一个模糊而又清晰的标准——兴趣。学长的兴趣在于研究,促使他在选课方面 更多的选择微生物遗传学,生物化学这样的纯生物,纯科学性的课程;促使学长更多的去 研读前沿的科学期刊与报纸;促使学长最终考研入中科院并进而出国留学。兴趣使之然, 由来非一朝。进入大学,步入成年有很多事情开始需要考虑与决断,除了兴趣,使命感也 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学的课程是为了掌握知识,那么大学后的努力就是为了实现自我,把 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反馈给社会。学长认为,生物研究是很少的可以在享受科研的乐趣的同 时去造福人类的行业,从中得到的满足是从事其他职业很难得到的。对于学长而言他的兴 趣自始至终在科学研究,从开始喜欢中科院教授的生物化学课,到去国外求学和多家顶级 药企做研发,直至如今进入礼来中国科研中心,当初的兴趣和帮助病人的使命感在不知不 觉中塑造了一个自己。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在工作中掌握自主思考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及 对创新的追求非常重要,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同样离不开兴趣。正是因为有了兴趣让我们 的大学生活有了丰富多彩的颜色,而由兴趣产生的打破专业壁垒的丰富经历才是人生最 大的财富。

 

      后记:大学的生活看似是漫长的四年,却是转瞬即逝。四年间我们要做的抉择太多, 我们放弃的太多,是否值得?让兴趣来衡量,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在满足自身快乐的同时 塑造自我,锻炼自己的能力,成为一个自我认可与社会认可的人才。这是兴趣使之然,由 来非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