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生命中
2001 级本科生吴进
一转眼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已经十年了。每次路过闵行,如果时间充裕的 话,都会回学校走一走,菁菁校园还是如学生时代那么漂亮。置身其中,我们 仿佛也都还是年轻时的模样。想当年,冲着“21 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的号 召,我们从五湖四海怀揣着各自的梦想,成为了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基地班的第一届学生。 毕业时我们也曾吐槽老师的讲法为啥变成了“22 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感慨我院最终为海内外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人才。
回首来时路,在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这六年里,我们学到了知识,开拓了眼界,结识了一生的朋友,当然还有些幸运的小伙伴收获了甜蜜的爱情。除此之外,还 有哪些事情令人铭记难忘呢?
首先,就是学院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精神。我们的学院创立至今不过 二十载光阴,在交大属于相对年轻的学院,却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我们从师 长口中听说过当年的院领导把办公室让出来给新来的教授做实验室,宁可自己 挤在破旧的小屋里办公的故事;我们也亲眼目睹了老师们带着师兄师姐夜以继 日钻研攻关的场景。在科研条件尚不理想的环境下,和全世界的研究者竞争赛跑, 经历过失败和挫折,克服了痛苦与纠结,最终凭借智慧和汗水摘下了累累硕果。 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鼓舞着我们在人生路上同样应当无畏艰险,拿出“而 今迈步从头越”的从容与勇气,去攻克一个个难关。
其次,就是学院鲜明的教学特色。可以说,既秉承了交大“起点高、基 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教学传统,又体现了生命学科本身的特点,严格的 思维训练与动手实践令我们受益良多。至今仍有许多良师印象深刻,不少课程 难以忘怀,在此仅举数例。一是赵立平老师的微生物课,用的是经典英文教材 Brock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按照学长们的说法,赵老师是能和西方主流学 术界对话的学者,而且很愿意来给本科生讲专业基础课。用时髦的话来说,全 程英文授课无尿点,怪不得也吸引了不少外校考来的研究生同学旁听。更重要 的是,课堂上重视的是如何建立研究思路和严谨的思考习惯,哪怕是介绍科赫法则(Koch's Postulates)这样的经典理论,重点也不在记忆结论,而是深刻理解推导的前提、 依据和逻辑。当讲到涌现特征(Emerging Characters)时,先生感慨 Oceans of data, rivers of facts, ponds of knowledge and drops of wisdom1,感觉更像开启了大数据时代,已然上升到哲学 层面。时至今日,当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 VUCA2 商业环境时,我都会回忆起先生的教诲,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去芜存菁一番。二是基地班要求理工结合,三年级时要求必修化工原 理课。当时任课教师是唐涌濂先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唐”。与赵老师的鞭辟入里、 格物致知不同,老唐毕竟做过昂立一号的工艺负责人,更多的是从工程的角度解决实际问题。 每次讲课从不翻课本,而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中间还穿插着行业的趣闻轶事。然后就是 课间休息的时候,吐着烟圈给我们讲他自己的故事和人生感悟,偶尔也会爆爆诸如“秧歌 队长”之类的料,烟气氤氲中我们伴随着一位睿智长者在思考。很多个傍晚,也能见到他 陪着老伴在思源湖畔散步,终成为了校园里的一道风景。三是我们的实验课程开设得有声 有色。还记得生物化学实验的报告,有时候许多同学们可以自发地写到长达十几乃至几十页, 而且当时还是以手写为主的,不是简单的在电脑上复制粘贴。重点在于详细记录实验中与 课本描述不一致的地方、发现的问题乃至是错误,并针对此展开的进一步研究与讨论。经过这样的训练,才能真正把理论联系到实际,运用自如。这种美好的学习氛围今天想来都 是难能可贵的。四是基地班的本科毕业论文,学院花了很多心血联系外面的生物技术公司, 除了科研项目本身之外也鼓励大家去了解生物产业化的实际情况,凸显了明显的办学特色。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生科院求学的那些年里,是同学们从青涩逐渐迈向成熟的时光, 也是逐渐发现自我的过程。有的同学更加确信了生命科学研究是自己愿意奉献一生的事业, 学院则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比如同班的陈曦同学 本科阶段就在贺林院士的实验室里进行研究工作,大四时便在知名的国际期刊上把自己的 想法变成了现实和有影响力的论文。当然,也有些同学发现人生中有其它的目标需要去追寻, 此时学院又是温暖而厚道的,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去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有同学去医 学院念“4+4”的临床博士项目,有同学从事了金融或者咨询工作,还有同学甚至考取了历 史系的研究生。我想,无论最终去哪里,其实没关系;在生科院这几年学到的治学方法以 及这种被温柔以待的经历才是最要紧的,将会伴随和影响我们一生。
2015 年的冬天,赶着本科毕业十周年的末班车,同学们欢聚一堂。我们也去拜望了研 究生时的导师曹成喜教授。那个时候正赶上我接受了新的工作任命,面对未知的挑战既兴 奋不已又忐忑不安。曹老师十年来,科研的方向从生物分析分离电泳的理论研究,转向了制备装置和技术的应用领域,还招收了软件学院的研究生开展跨学科的工作, 取得了更加丰硕的成果。他同我们讲述了他的思考、探索与实践,这华丽转身 真是生动一课,让我们毕业之后再次受教!接受教育果然还是要回到学校。也 正是毕业后的这堂课,让我获益匪浅,学会了如何去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后来在新的岗位上做出了更好的成绩。
从生科院毕业后的这十年,于我其实就是一种延续和传承:不断去学习, 不断去体验,不断地向前走。有时候也会有意无意地回到学校,去寻找一些灵 感和启示。大概这正说明了交大和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永远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吧。转眼我 们的学院建院 20 周年了,请允许我用这篇小文章来说说对她的眷恋,也祝福她 越来越好、再攀新高!
而铭刻在我生命中的,是2001年入学时学院的那幢小楼,楼旁有几棵小树, 一条小河在楼外静静地流淌;我们骑着单车白天黑夜飞奔而来,或是养细胞, 或是做实验;还有就是留在了那里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