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与中科院研究人员合作论文在NatureCommunications发表
发布时间 :2013-11-12  阅读次数 :2341

11月12日,我院吴更团队与中国科学院赵允团队的合作研究论文《从结构上阐释Sufu与Gli/Ci相互识别与调节机理》,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吴更团队经过四年努力,用新方法提高了对肿瘤抑制蛋白Sufu的观察精度,最终发现Sufu的一种开放-闭合的构象运动。而在Sufu晶体中发现的这一构象运动,也被赵允团队在活细胞中证实存在。他们还发现,此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观察手段,可能会破坏蛋白的折叠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他们的研究有望统一Hedgehog领域长达15年的机理认识分歧。

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生张燕与中科院生化细胞所博士生傅琳为该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宁夏大学来交大的合作交流研究生齐晓龙、我校研究生安影也对该论文有重要贡献。该课题曾受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与PRP项目长期支持,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多名本科生如蒙俊辰(2011届)、柳镛振(2012届,韩国留学生)等也曾对该课题作出贡献。

文章链接:

http://www.nature.com/ncomms/2013/131112/ncomms3608/full/ncomms3608.html

扩展阅读:

肿瘤抑制蛋白Suppressor of fused(简称Sufu)和Gli/Ci家族转录因子是Hedgehog信号传导通路的核心蛋白。该信号通路中的重要成员包括Sufu、Gli的基因敲除会导致动物胚胎发育异常。Sufu、Gli的基因突变与癌症、新生儿出生缺陷(如A1型短指症)等重要疾病相关联,特别是Sufu被认为是髓母细胞瘤(最常见的一种恶性小儿脑瘤)的发生中起到最关键作用的一种肿瘤抑制基因。

吴更团队经过四年努力,解析了人全长Sufu、果蝇全长Sufu、两种人Sufu的内部截短突变体、以及其中一种突变体与人Gli1的Sufu结合肽段的复合物共五个晶体结构。通过结构比较与简正模式分析,发现Sufu的两个结构域之间存在一种开放-闭合的构象运动。赵允团队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方法,在活细胞中检测到Sufu确实存在开闭构象变化,而且构象变化受Hedgehog信号调节。通过多种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检测方法,证实了结构所揭示的Sufu与Gli上的重要残基突变会破坏它们的结合,并使得Sufu不能调节Gli的细胞内定位、不能抑制Gli的转录活性、并不能调节Gli的蛋白表达水平。该论文还澄清了Hedgehog领域长期存在的Sufu究竟采用其N端结构域还是C端结构域识别Gli/Ci的争议,指出了研究人员普遍采用的缺失绘图(deletion mapping)与丙氨酸扫描突变方法可能会破坏蛋白的折叠,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