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耐药菌新型转录调控机制解析
发布时间 :2024-03-22  阅读次数 :1521

报告人:王程远 研究员

中科院上海免疫与感染所研究员

报告时间:3月28日(周四)15:00-16:00

报告地点:生物药学楼树华多功能厅

 

报告人简介:

王程远,中科院上海免疫与感染所研究员(正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工程专业。2016年于中科院植物生理与生态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于美国密歇根大学计算医学系及美国罗格斯大学Waksman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在中科院上海免疫与感染所建立抗致病微生物药物研发结构生物学实验室并担任研究组长,同时担任研究所病原耐药研究室主任。致力于病原微生物转录调控机制研究及利用药用植物天然代谢产物筛选抗致病微生物先导化合物的研究工作。

先后获得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项目支持。并以通讯及第一作者在Nature,Science,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并被Science, Nature Reviews of Microbiology 等杂志点评引用。

 

报告摘要:

细菌的转录调控对其生存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抗生素开发的主要靶点之一。然而随着抗生素滥用等多方面的原因,产生了大量抗生素耐药致病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研究致病耐药菌新型转录调控机制,并开发特异性靶向其通路的先导化合物,是开发新型抗生素的重要手段。报告人主要研究方向是细菌转录翻译偶联分子机制。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传递过程,其中转录过程是RNA聚合酶以DNA为模板合成信使RNA,翻译过程是核糖体利用信使RNA合成蛋白质。与真核生物不同,在细菌和古菌中,由于没有细胞核膜的分隔,其转录过程和翻译过程在相同时间、相同位置上进行;其中RNA聚合酶与核糖体相互协同,同步完成转录和翻译的现象被称为转录翻译偶联。转录翻译偶联是细菌和古菌中一种重要的基因调控机制,能有效地同时调控转录过程和翻译过程,是细菌适应复杂环境的重要生物学基础。数十年来,大量关于细菌转录翻译偶联现象的研究逐步揭示了细菌转录翻译偶联机制在细菌基因表达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一系列参与转录翻译偶联过程的调控因子也被鉴定发现。近期,报告人基于不同偶联状态的转录翻译偶联复合体结构的研究突破,首次系统地展示了在不同信使RNA间距下,转录翻译偶联过程的动态变化,为后续研究转录翻译偶联基因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