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伊始,邓子新院士研究团队连续有两项重要科研成果在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会刊《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线发表(黄婷婷等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yridomycin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 of Streptomyces pyridomyceticus NRRL B-2517;殷俊等The N-terminal nucleophile serine of cephalosporin acylase executes the second autoproteolytic cleavage and Acyl-peptide hydrolysis.)
结核病是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是由病原菌结核分支杆菌引起。博士研究生黄婷婷等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与天然产物化学技术,成功克隆了具有显着抗结核分支杆菌活性的抗生素吡啶霉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通过系统的体内遗传学和体外分子酶学研究阐明了该抗生素生物合成的起始机制,证实了嵌合在非核糖体合成酶中的聚酮还原酶结构域的功能,并推测出两个吡啶环的生物合成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前体导向的生物合成技术,获得了三个新结构吡啶霉素类似物,为成功利用组合生物合成技术产生新结构、新活性的药物或先导化合物奠定了基础。该项研究由2009年引进的林双君特别研究员指导完成。
有关酶的自剪切分子机制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博士研究生殷俊等揭示了头孢菌素酰化酶第二步自剪切是由于分子内相互作用,并由N-端亲和基团(Ntn)催化完成。这一新催化模型的提出预示着在剪切过程中,该酶必须经历一个很大的构象变化,以克服距离约22 ?的空间障碍。结合晶体学数据,运用高分辨质谱分析技术对头孢菌素酰化酶空间肽的研究,为酶催化的动态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证据。此外,文章还揭示了头孢菌素酰化酶是一个酰化肽酶,并具有一定的外切肽酶活性,深入探讨了有关弱催化机制与分子内张力的相互关系,丰富了酶催化的理论知识。该项研究由黄曦博士指导完成。
这是邓子新院士研究团队在抗生素生物合成和分子酶学研究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系统性、原创性科研成果。
Address: 800 Dongchuan R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China
Phone: +86-21-34205709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and Biotechnology, SJTU Copyright © 2017 沪交ICP备05029. All Rights Reserved.